close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談「外省石」(上)

 

 

在收藏印石的路上不管你收不收藏所謂的「外省石」,也就是壽山之外的石種,都要去了解外省石。

除了「增廣見聞」的效益之外,最實在的,就是可以避免自己受騙。甚至,若進一步不排斥,也可增加自己的收藏廣度。

 

關於石種鑑定的一點點感想

石種的鑑定不但是非常艱難的事,更糟糕的是,它並不是一個科學

雖然市面上有諸多算是權威的書,但不但稱不上是「鑑定科學」,甚至與「市場知識」還有很大的脫勾。很多情況,都讓你很難拿著書本的知識,進入「市場」與人溝通。

實際上我們在交流印石時會發現到,絕大多數的「知識」,都只是商人與商人,收藏者與收藏者,或商人與收藏者之間,彼此口耳相傳,交換而來的心得結果,答案是什麼端賴你相信誰說的,或者你比較親近的「團體」。每個人或許也都有他自己一些鑑別的小丿步,但講得再怎麼頭頭是道,充其量那也只是他個人的主觀經驗談,既不是客觀標準更稱不上是科學。也因此我們發現,經常同一顆石頭,你問了不同「專家」,會有許多不同的答案。

但我們若把「鑑定」的眼界放大,去異求同,避開爭議大的,那麼,幸運的是,這個紛亂的「市場知識」還算有些微的「客觀」可以追求,相信市面上八、九成的印石,多找幾位「專家」看過,多數都能有一個大家都可「認可」的答案──所以這裡也給初學的收藏者一個建議,收藏就要「開門」的,不要有爭議或歧異的。

但請注意,我只說「認可」,意謂著這不是科學,也不是終極答案。因為絕大多數爭議的印石都難以科學方法證明它就是出自那裡!所以那充其量也都只是一種「市場」上大家可以達到較多「共識」的可能答案,並不意謂著他是真理,它是標準答案。

所以,鑑定石頭這事,對於那些可以很堅定的認為自己的答案就是對的,或者是指認某人的答案就是錯的,甚至鄙視自己不認同的答案的人,我是最無法茍同的。

而本文所要談的,頂多也只是去異求同下,個人認為可能較無爭議的部份。看倌若認同就參考參考,若不認同,那也是平常事,也正好反應石頭鑑別這事有多麼岐異而不科學--但至少個人這裡所寫的,是十幾年來拜過很多幾十年的老師傅之後所整理出來的良心答案。

不可不認識的外省石

市面上外省石流通之普遍,恐怕比一般人想像的還要高。

像青海冒荔枝這種人人皆知的低級騙術就不用說了,比較值得注意的是,甚至,一些只「專賣」壽山石的賣家,也經常以江西、丹東、昌化、河南……不同的外省石當壽山石賣。賣方或許知道,或許根本不知道。

至於巴林,因為近年來它的身價市場也已經給他一個公道,其本身的價值有時不輸壽山,再者許多個案的確難以科學證明,所以以巴林當壽山賣的情況也還算情有可原。

個人也發現到一個現象,有些頗具權威的專家,可能只鑽研壽山石的緣故,遇到外省石就會破功。例如,一顆開門的青田或昌化石,可能他會努力證明那是壽山某某品種,像是旗降或是老嶺。或是遇到還算開門的江西石卻會往善伯旗去證明。但其實只要對那些外省石有些微的研究或了解,就很容易看懂的。

當你排斥外省石,而沒去接觸與略微研究時,結果往往就是如此,反而對它無法免疫,所以踩到「地雷」的機會就會增加──既使你在壽山石上有了很深入的鑽研。

外省石的樣貌,絕對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豐富而多變。有位對於外省石有深入研究的友人就曾說過:壽山所有能夠找到的特徵,昌化石也都找得到!(仿彿記得他也還說過江西石還是河南石也是如此。)或許這話還應該有所保留,但絕對必需嚴肅看待。

例如,我曾見過像荔枝的丹東石,騙過的是高檔買賣圈裡的專家(就是以十萬百萬為交易的那種),不是一般的初級收藏者──而且那丹東的確有那個條件,絕不是那種低級、乾鬆的丹東。〔結晶性好,又帶蘿蔔絲紋,不帶丹東常有的綠色調的,那品相就是冰糖荔枝的樣子。〕

也見過像三色荔枝晶、三彩水洞高山、三彩杜陵晶、頂級巴林福黃、巴林晶的河南石;像二號礦晶、杜陵桃花凍的昌化石………像坑頭晶或李紅善伯的江西石……

當然了,你萬一買到這些極品的外省石,其實也不冤枉,因為只要是美石,都是值得收藏的,不該因為它的「出身」低而受到否定。而且我看到的那些極品外省石,很多都是名正言順以它自身的品種名在市場轉手,不需欺騙,它的價值也是不凡。

反之,壽山的爛石也很多,可以拿去當垃圾的真品壽山不勝枚舉。可是,你若是把染黃的丹東或是做過「拉皮」處理的河南黃當「田黃」買,或是當作「田黃質地」的壽山石買,那就虧大了--說袒白一點就是被騙到脫褲子了。

 

雞血石啟事錄

這種「省籍情節」的最大諷刺,我們可以拿雞血石來當例證。

記得二十幾年前,收藏雞血石者很怕買到巴林雞血,因為那是「假貨」,再漂亮那都是假貨。

當時巴林正值盛產,又漂量又便宜,而已有名聲且是收藏主流的昌化雞血,不只代表著文人雅士的品味,而且價格非常昂貴。

高額的價差所帶來的高額利潤,怎樣也阻檔不了商人拿著巴林雞血充當昌化雞血賣,以賺取暴利。同樣的情況當然也存在於壽山石賣賣裡,許多看來較像壽山的巴林,一定都會被拿去當做壽山石賣,到現在,市場仍有許多高檔石頭讓人分不清是壽山還是巴林,特別是善伯凍。

那個時代,收藏者可能買到雞血或壽山石之後發現到買的是巴林,就會認為買到假貨,被騙而氣急敗壞。買雞血石和壽山時也經常會問:是不是巴林的?意思是:你是不是在騙我?

但是近十年來的市場卻反過來,商人不斷在搜索的是巴林雞血,不是昌化雞血。

巴林雞血中的黑寶根本不需要冒充昌化牛角凍,身價不但不凡,還根本讓你見都見不到。而像地道的巴林福黃、彩霞凍等,也都早在高檔的印石界裡有一席之地,一石難求,甚至不會比荔枝還要好找。

而且近年來商人收購雞血時反過來還會問賣方:是不是昌化的?意思也是:你是不是在騙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石頭的收藏準則應該以「美」為唯一標準,而不該陷於品種的迷思。

你會買一顆石頭,應該是基於他的美感動到你,而不是隨著市場說是巴林還是昌化,或者說是荔枝還是高山,然後「覺得」自己買錯了再與人爭論,說那是高山不是荔枝。

一顆美的石頭,不只收藏擁有它時就是一種回報,未來要轉手,既使市場可能短期還無法認同它,長期來說,只要漂亮的石頭市場總有一天一定會給它該有的公道,賦予它該有的身價。

至於品種?在我看來,人人見解原本就不同,既然它不是科學,無以絕對的客觀證明,所以「討論」切磋就好,實在不需「爭論」。

只不過,時至今日,我還是經常遇到這樣的人:一顆明明看對眼也很喜歡的石頭,就是一定要爭個它是壽山善伯還是巴林凍石(例如),當你告訴他是善伯洞時,他會以「不會是巴林吧」來回應你。意思也是你在欺騙他。反之,如果你能夠以三吋不爛之舌把巴林講到讓他相信那是善伯時,他可能不是很喜歡也會照買。

如果一顆石頭是因為它名字叫某某某而決定買或不買它,而不是因為看了很美覺得賞心悅目而買它,我很想問:人的品味到底在那裡?

 

一點點科學

>> 相關文章: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談「外省石」(上)

是不是「外省石」的鑑定,問題又回到本文一開始所說的:它也不是科學。而且,很多情況,它的爭議更大:特別是涉及到商業利益時。

但是,幸運的是,有一些算是很「科學」而「客觀」的特徵,卻是可以做為某種「產區」的標記證明。只要帶有「外省石」標記者,當然就可以斷定為不是壽山石。

雞血

現有的印石當中,就只有巴林與昌化兩地有雞血的特徵。血多者就是以「雞血石」在買賣,少者,則可當作鑑識用的產地特徵。

過去個人曾遇到過幾次這種情況:大家在爭論某顆印石是善伯洞還是巴林石,一直無法有定論。後來在印身某處不顯眼的地方找到一個微不足道,很難見到但很關鍵的「一滴血」,於是爭議馬上落幕:那就是巴林石,不會是壽山石。

 

藍色的腰帶

像藍帶、藍星、藍釘、紫羅藍…這一系列「藍」色特徵,都是壽山以及其他石種都沒有的,目前只有青田石有這種特徵。所以只要找到這些特徵,就可以鐵口直斷。

在群秀出版過程當中曾有石友拿一個「芙蓉」擺件,在攝影之前被我斷定為是青田。鑑定石頭上我很少「鐵口直斷」,但那次之所以敢如此,是因為在底處未雕過的地方,留有只見於青田的「藍帶」特徵。

但我曾親眼見過一顆怎麼看都比較像壽山高山凍但卻帶有藍星的石頭!當時請教過許多前輩,也沒最終答案。所以「絕對沒有」這種話我也不敢說。(請見左圖)

這顆奇怪的石頭,若斷定為青田,大概只有「藍星燈光凍」可以解釋它的白色凍地,或許那真是傳說中的燈光凍也說不定,只不過石頭差傳說中的美實在有太大的距離。

話說回來,天都會有異象,小鳥都可倒著飛了(左傳記載「六鷁退飛過宋都」),石頭有個「萬一」,就是一萬分之一的例外,或許還是可以解釋的。所以既使這顆石頭最終被科學鑑識認定為壽山的,我想「壽山沒有藍星」這個原則還是可以成立的。

        

↑ 圖說:各種不同的藍色系特徵,藍星、紫羅蘭、蘭帶,全都是青田石才有的。左一的石頭若沒有藍星,則很可能會被斷定為壽山的旗降,或老嶺一類。最後一張若少了那些圓點,就石頭的地來看很容易被視為壽山的月尾紫。

 

物理特性:硬度、刀感

再如湖廣石,由於硬度較低,所以只要指甲刮得下去,就幾乎可斷定是湖廣。如左圖,圖中白色粉末是我在拍照前用指甲刮出來的。

湖廣石經常被冒充為高檔的芙蓉、高山來賣。不過,後來湖廣又出了一些硬度較高而讓指甲刮不下去的,它的鑑別又是另一故事。

至於市場傳聞說河南石密度較低,拿起來較輕,個人感覺好像有那麼一回事。河南的晶凍除了會有一種特殊的「塑膠」質感之外,仔細掂量,感覺好像真的會較輕一些,但是由於差別細微,所以太小顆的就難以感覺得到。

只不過,個人曾經無聊到為各種印石做應該還算準確的密度測量,卻沒發現有顯著的差異(也就是都在某個合理範圍內)。或許是我的樣本不夠多,但目前這是不是一個科學、客觀的標準個人也不能確定。

↑ 圖說:左為老湖廣石。右為近幾年新出的新湖廣石,硬度比過去增加一些,指甲無法刮出痕跡。但除了質地很燥之外,下刀刀感也是乾鬆型。

另有一個「破壞性」的鑑別方法則是動刀,但這也並非很一體適用,只是這個方法有時可以做為一些有力的「佐證」。然而,若是沒有雕刻或篆刻經驗的人,動刀也是枉然。

像是青田,在外觀與特徵上經常和芙蓉相當像,而質在中下的則與芙蓉同系的峨嵋,還有老嶺石相當的像,難以區別。但若是優質的青田,下刀刀感有種獨一無二的爽脆,是其他任何印石所沒有的,這種爽脆,還是許多篆刻家所最愛的,我曾問過幾位刻過封門青的老篆刻家最愛刻那種石,答案就是封門青。而小弟我也有幸刻過,那種刀感真是痛快到讓人難忘。

只不過,這也僅限於優質的青田,若是中下等的,青田和芙蓉還有老嶺的刀感並沒有顯著差別,雖然說青田通常來說是比較偏「脆」的--但我要強調的是那種判然兩分的感覺,而不是精微到讓人很難「感覺」差別的。

↑ 圖說:幾顆典型的青田石。最右為封門青,下刀非常爽脆。

而像一些晶晶凍凍長得像高級壽山石的河南石,若看不出來,下刀經常可見原形。因為通常壽山達到晶凍者一定堅結細密,但河南石本質就是乾鬆,成晶凍者本質亦然,它騙得過你眼睛,卻難以騙過刀子,兩者刀感有著天壤之別。

下刀有點「黏刀」感的,通常不是丹東就是昌化,只有這兩種石頭會有那種刀感。壽山則沒有,巴林雖有,但少見。

其他常見而大家傳說的特徵,屬較主觀而不科學的,如江西石通常會有「磁器」或是表面會有「蠟質」感,但這也是某種常見特徵而已,難以一體適用之外,像是巴林、芙蓉也都有以「磁器」感為特徵者。如磁白芙蓉。

也有專家說只有昌化石有帶石英砂,可以找到石英砂的就是昌化。但我非常懷疑這個判定準則,因為印象中石英應該是分布相當普遍的。

有許多商人流傳說巴林石會有「麻面」,壽山石不會有,這個我則是半信半疑。所謂麻面就是讓石面反射光線觀察其表面,會有細微的凹凸不平。

個人也發現到,雖然其他品種也有金砂,但一般來說較為常見的還是壽山與巴林。而且巴林與壽山的善伯、杜陵的金砂形態似有些不同,若是呈粉沙狀的較可能是巴林石的金砂。但這也沒經過詳細而有系統的驗證,所以個人也還不敢講得太確切。

水草

最後要談的則是一個相當有意思,但是似乎玩石者不是很在意的特徵:水草。

可能是因為壽山石並沒有「水草」特徵的關係,所以這個特徵也經常受到忽略。

保守的說,至少它在壽山是極為罕見,罕見到目前為止我還沒見過,也請教過許多前輩,也沒見過。若有見過的前輩,也歡迎拿來讓大家見識與討論。

水草的定義,目前我並沒有看到什麼書有專門而深入的介紹,所以這裡僅能提供個人的玩石心得與見解,也歡迎行家的指正。

感謝曾兄來信指正,原來水草並不是植物化石,而是一種軟錳礦,可參考 1. 台灣大百科。2. 維基百科(英)3. 檢舉 樹枝化石? 軟錳礦啦~

個人觀察水草,認為它很可能是古代植物的化石遺留(像是地衣一類),通常它都是以規則狀的黑色礦物形式存在於石頭裡面。但青田石裡我有一顆水草帶紅的,這就比較少見。(見下圖)

大體而言,較常見有「水草」的印石包括巴林、丹東,還有青田。

其餘印石──我不敢說絕對沒有,但印象中沒見過水草,至少是好少見的。

值得注意的是,巴林、丹東、還有青田的水草有也都有很顯著的不同形態,所以至少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已知的水草典型形態而斷定為以上的三種石種。若再輔以對這三種石種的一些基本認識,那麼鑑別上就變得極為簡單。

常見的這一種巴林水草又有一種特有的名稱──松針。通常它都是呈「片狀」分布,就是你可以清楚感覺水草構成一個「平面」,而且其形態很像檜木或扁柏的葉子。但偶也可見到不是這種形態的。

↑ 圖說:前兩張的巴林水草有人稱它為松針,這種片狀形態是最為常見的。第三張的形態,則較為少見。

 

青田水草則呈一種鬆散的叢聚分布形態,有時候會呈線狀排列,而每根水草都偏向是「針狀」(下圖左與圖二);另有一種形態則像是一群小蟲(下圖三),有時密度高時會很接近丹東的水草,但細看其形態還是有所不同。主要不同點除了水草形狀之外,青田的分布會較深入石地肌裡,丹東比較表層。

另外與青田較近的昌化我也懷疑應該有水草,我在濤寶的網站上也搜到一顆帶有水草的石頭,且幾乎可以確定是昌化石(賣方也說是昌化),而其水草形態與青田較為接近,可能是兩個礦區較為相近的關係。

丹東水草則是浮於表層的形態,其水草有點偏團狀,而且顏色燈照細看會有點偏黑褐色,而不是純黑。因為這樣的形態特徵,一些商人會刻意將它處理成貌似「石皮」,然後將石染成黃色以田黃出售。所以,下次看田黃時,記得仔細看它的「烏鴉」皮是不是長了「羽毛」。長毛的烏鴉皮,十之八九都是丹東石。

↑ 圖說:丹東石的水草多為這種浮於表面的團狀形態。市面上許多以白色丹東石染成黃色,然後拿水草這種特性充當石皮,然後冒充田黃的。丹東石基本上以兩大色系凍石為主,一是綠色系,各種不同的綠色,從淡綠到墨綠等,二是灰色系,就是從白色到黑色中間的不同濃淡的凍石。

然而,以上所舉,只是比較「典型」的,偶爾還是會遇到一些和這些典型不是非常相符的。但是基本上這三種石種的性質差很多,只要佐以其餘特徵,就會變得很好辨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溪古鎮小元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